Print service provided by iDogiCat: http://www.idogicat.com/
iDogiCat site logo

主页 > 功夫 > 其他 > 街斗中的眼神

街斗中的眼神

向明

街斗几乎是现代冲突的极点,两强相遇勇者胜。眼睛是最体现勇的地方,也是气势汇集之处,运用得当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效。

实战时眼睛是微微上瞟的。

说到这里有人心中会有疑问,这不和你谈练功站桩时所讲的一样吗?而且很多前辈都提过,不是说泄阴火吗。这就对了,实战养生本来就应并行不悖的。

从怎么是微微上瞟说起,古语有“喉头永不抛,敢向天下豪”的说法,尤其大家看了我讲解的锁喉,更知道保护喉颈的重要了。为保护喉颈,就要下颌微缩,现在正式开始:

正直站立眼平视前方一点,把下颌微微缩回保护喉颈,眼睛视点不变。这时的眼睛就是微微上瞟的正确方式,下眼白稍稍露出。注意动作都是细微的,不要太露太过,变成翻白眼,眼睛仍能自如转动不费力。

有基础朋友看到这里会有疑问,这和拳击等技术不是一样的吗?对,就是一样的,因为本来就是同一的!各种武术研究的都是人体运动,其初衷都是为了服务于实战,而世界上的人体又没有差别,所以都是相通的。

我曾倡导拳迷们有机会时不妨学学舞蹈,也是这个意思。可惜很多人不理解,甚至很多人有微言,无奈于其辈的短见又知音难觅。但他们却不会反对前辈们所说的什么书画与武术相通啦,音乐与武术相通啦。书画、音乐和舞蹈哪个与武术相近?牢骚了一通,现在就说不同之处。

上面所讲的是眼睛的基本状态,保持此状态,就不容易犯眨眼的毛病,又不失灵活。在很多门派的拳论中都有对眼睛的要求,有视眉心、双肩、心窝、手脚、泛视等各种法门,以泛视最接近实战要领,但易于散乱。而我要求在实战中双目视敌眉心处,同时以眼睛将敌之四周笼罩。视敌眉心谓之“专注”,笼罩四周谓之“包容”。感觉应该是我之目光如利剑般直插敌眉心之间,而神光又将其全身及四周笼罩,使之如被我包裹其中,插翅难逃!

“专注”与“包容”也是武术的总体窍门,很多处都可用得上,请大家正确理解。因为毕竟是抽象的东西,我文笔所限,再难用更确切的文字形容。如果运用正确,就能现出射目之光而不怒自威,如眈眈虎视,达到这种状态,更可自然产生出一种态势,叫人不敢触犯,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效,而且也会练出敏感,能体察出对手的实力。平日练习里多加体认、揣摩,自然可以达到,如果还有疑问,就去多看看动物(如常见的狗)的眼神。

其它动物如狗,对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看眼睛。而且动物第六感比较敏锐,可以觉察到一个人的整体气态,那也是它决定对你态度的依据。眼神气态有成后可以先以狗做实验,去与它对视,我就曾以眼睛的对视吓退过一只大狼狗。

搏击心态的“松紧”真言

搏斗时的心态如何,是影响战局的关键。对敌若无胆向先,空自眼明手快,所以武术讲究一胆二力三功夫。胆由心生,必须研究对搏的心态,而这心态按层次是分松紧的。

实战前血气上涌,呼吸急促吁吁直喘,脸红脖子粗的是“紧”。一般人都是紧,外象都是眼睛充血、胸腔鼓胀、拳头紧握,全身都是死硬僵直的,内家拳的规忌几乎全犯了。如此动起手来先给对手一个心理准备,又把劲全捆在身上了,即便获胜也散了架累塌了腰。我从此阶段走过,一场打斗下来基本1分钟就能结束,但好象跑了几千米那么累,浑身发软一点劲也没有。

不管有多大的火都能气沉丹田,心更清眼更明呼吸如常的是“松”。“松”是高手才能具备的,靠平日的修炼和经验的积累。遇敌时喜怒不形于颜色,甚至伪装成弱者的假象,能真切感到一口气下沉至丹田,沉下去又有一股劲反上来,自然地催动眼睛微微向上一翻,身形会自然地向下松沉。松沉不是下坠,是象要起跑预备一样,为了获取大地的反作用力。兄弟们如果遇到是非,看到说着说着不说话了,身体又往下一塌的,就要千万小心了。这是我实战经验的真实体会,能“松”了,可以控制自己的攻击欲望,更清楚地看穿对手辨明形势,在必须出手时才能如决堤之水势无可挡,做到一击必杀!

那时的心态虽如古井之无波,近于“平常心”,但毕竟包含有杀心,所以我称之为“八分进取心”。为什么是八分,因为凡事如果十分用心,往往事与愿违,欲速则不达也。故要留下它二分,方可做到阴中含阳、阳中有阴,是为“残心”。凡事照此做去,才真的能事半功倍。

“能真切感到一口气下沉至丹田,沉下去又有一股劲反上来,自然地催动眼睛微微向上一翻,身形会自然地向下松沉。”——都是我的本体感受。

我的习武情况以前做过介绍,从学入手是内功筑基但不牢靠,甚至怀疑过传统武术只能健身不能打。后来练了一些流行的散打、拳击等等,既而投身于真打实搏,等积累了实战经验后再读拳经,居然发现凡是实战中运用得当的技术、理法,古人都已经揭示过了。我再翻回头来研练传统武术,知道了“大道唯一真理不二”的道理,古今中外遵守的规律是同一的。

“眼睛微微向上翻”,我是先有的切身体会后,才看到拳经里有“微微上翻以泄阴火”说法的。另外有好多要领都是如此,如“气沉丹田”、“耳根提劲”等,也是先得了果再去寻的因。要知道我有一段时间是反对什么站桩、内功的,甚至有朋友说我没间架也不以为然,认为打得倒打得死人就行,后来才知道是舍本求末了。

其实内功拳的锻炼及打法要领,和实战(街斗)的要求是一致的,完全可以互相印证,而且技击和养生本来就不矛盾啊。

至于你看我说气沉丹田又反上来翻眼睛,是为了叙述明白,实际是一瞬间同步完成的,自然也会有下颌内收、含胸拔背等现象同时产生。

给后来人讲清楚——学游泳得下水、学驾驶得上路、学武术得对搏。底下练一月不如上擂打一回,打十场比赛也不如打一场架,打再多的架也不如经历一次生死关。

为什么非得打,因技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,才能得到自己身上,才能剔除不合理的内容。其实生死关头的技术并不比普通场合下的技术高多少,只不过是攻击对手更薄弱的部位、出手更狠毒、场合更复杂罢了。但你要是打不到人家的头,同样插不到人家的眼睛,所以差别的关键在于实搏心态,两强相遇勇者胜。就当给后来人一个标杆吧,能体会到我所说的感受,也就达到一定的境界了,虽不中亦不远。